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料使用的政策。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原本被视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欧洲联盟(欧盟)却对其在一次性塑料产品中的应用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本文将详细阐述欧盟针对PLA的禁令政策及其进出口情况,并分析其对全球PLA产业的影响。
政策背景
欧盟最早开始实施限塑政策是在2015年,当时政府提出目标,要求到2019年底欧盟成员国民众的年平均塑料袋消耗量必须低于90个/年,到2025年该数字将下降至40个/年。随后,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颁布了史上最严“禁塑令”,从2019年7月1日开始,欧盟成员国需要逐步减少使用餐具、盘子、吸管、饮料搅拌器等10项塑料制成的产品,到2021年,上述产品必须达到全面禁止使用传统塑料生产的要求。
具体禁令内容
根据欧盟于2019年6月5日发布的《关于减少某些塑料制品对环境影响的指令(EU)2019/904》,欧盟委员会随后出台了《关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明确指出,禁止在一次性塑料产品中使用氧化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其中就包括PLA。该禁令不仅适用于一次性用品,还对所有由氧化降解塑料制成的产品一视同仁,无论其是否一次性使用。
据统计,海洋垃圾中塑料类垃圾占比已达到80%以上,人们在多种海洋生物及海鸟体内均发现了塑料垃圾残留。Directive (EU) 2019/904指令的发布,旨在减少一次性塑料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该指令明令禁止以下类型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投放欧盟市场:棉签棒、餐具(刀、叉、勺、筷子)、盘子、吸管、饮料搅拌棒、气球封口棒、由发泡聚苯乙烯制成的食品和饮料容器及其盖子、发泡聚苯乙烯杯子及其盖子和氧化降解塑料制品。
本次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指南文件指出,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也属于该指令的监管范围内。委员会将会从环境利益出发,预计到2022年,制定关于使用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塑料的框架政策。另外,指南还强调,含有塑料涂层的纸基产品也属于该指令的监管范围,因该类型产品丢弃后,纸基部分容易分解,但其中的塑料部分仍将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单纯用含有塑料涂层的纸杯取代一次性塑料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最后,有关食品接触一次性塑料制品方面,该指南文件指出,在实施该指令时,成员国必须遵循欧盟食品法,在确保食品卫生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使用非一次性的食品容器,以减少环境污染。
欧盟各成员国从2021年6月3日起,将该指令相关要求转化为本国的强制性法规,以达到欧盟层面减塑的目的。
具体来说,该指南禁止将PBAT和PLA及任何改性高聚合物用于制作一次性用品或添加到天然纤维中,但天然聚合物本身并不受限制。此外,该指南还详细列出了受禁令影响的一次性塑料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气球、饮料容器、餐具、食品容器、轻薄塑料袋、包装材料、吸管等。
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
除了上述一次性塑料指南外,欧盟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PPW指令)也对PLA等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提出了要求。根据该指令,到2030年,所有包装必须具备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特性。这意味着,即使是可生物降解的PLA包装材料,如果不符合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标准,也将受到限制或禁止。
政策实施进展
欧盟的禁塑政策自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禁令的逐步推进,欧盟成员国市场上的传统塑料产品数量大幅减少,而替代产品的市场份额则逐渐增加。同时,欧盟还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禁令得到有效执行。
三、欧盟PLA进出口情况分析
全球PLA产业发展概况
在全球范围内,PLA作为一种环保型生物降解塑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随着各国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加强和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PLA的生产和应用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欧盟的禁令政策对全球PLA产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欧盟PLA进口情况
在欧盟禁令实施之前,欧洲市场是PLA的重要进口地区之一。许多欧洲企业看好PLA的环保性能和应用前景,纷纷加大进口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随着禁令的实施,欧洲市场对PLA的进口量急剧下降。特别是那些以PLA为主要原材料的一次性塑料产品制造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自欧盟禁令实施以来,欧洲市场对PLA的进口量减少了近50%。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欧洲本土的PLA进口商和分销商,还对全球PLA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产生了连锁反应。许多原本计划向欧洲出口PLA的生产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
欧盟PLA出口情况
与进口情况相比,欧盟对PLA的出口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内部的PLA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手中。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市场渠道,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由于欧盟对PLA等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如非一次性应用领域),因此欧盟内部的PLA生产企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出口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保型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的增加,欧盟内部的PLA生产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和资源丰富等优势,当地的PLA生产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并抢占市场份额。这对欧盟内部的PLA生产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具体进出口数据分析
由于欧盟对PLA的进出口数据涉及多个方面和复杂因素,因此很难给出具体的进出口量和金额等详细数据。不过,从一些公开的信息和报道中可以了解到,欧盟对PLA的进出口情况呈现出以下趋势:
进口量下降:随着禁令的实施和替代产品的出现,欧洲市场对PLA的进口量持续下降。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延续。
出口量相对稳定:尽管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但欧盟内部的PLA生产企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出口能力。这主要得益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市场渠道等优势。
贸易结构变化:随着欧盟禁令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全球范围内对环保型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的增加,欧盟对PLA的贸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原本以欧洲市场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生产企业开始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四、欧盟PLA禁令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对PLA生产企业的影响
欧盟的禁令政策对全球PLA生产企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方面,那些以欧洲市场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生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和订单减少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保型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的增加和新兴市场的发展壮大,一些生产企业也开始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增长点。
为了应对欧盟禁令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球PLA生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同时,它们还积极拓展新的市场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寻求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对替代产品市场的影响
随着欧盟禁令的实施和PLA等传统生物降解塑料的受限使用,替代产品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企业开始研发和推广新的环保型材料和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这些替代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包装材料、可降解塑料薄膜、生物基复合材料等。
这些替代产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环保选项。同时,它们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替代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性能不稳定、成本较高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应用效果。
对全球环保政策的影响
欧盟的禁令政策对全球环保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一方面,它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对环保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和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各国政府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类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状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本文将盘点欧美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
欧盟
欧盟为塑料回收建立了全面的政策和法律框架。欧盟“循环经济下的欧洲塑料战略”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塑料废弃物回收率设定了目标。该战略于2018年1月启动,计划投资3.5亿欧元用于现代化改造塑料的生产和回收流程,目标是在2030年前使欧盟市场上所有的塑料包装均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
自2021年7月起,欧盟“一次性塑料制品指令”禁止了可用非塑料替代品替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如一次性盘子、餐具和吸管。该指令还为一次性塑料瓶设定了强制性回收配额,要求在2029年前达到90%的回收率。从2025年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中的回收材料含量必须达到25%,到2030年增至30%,并要求瓶子必须有瓶盖。
此外,欧盟还发布了“欧盟可持续和循环纺织品战略”,该战略禁止使用物理回收方法生产的塑料瓶来生产纺织纤维。
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规定,到2030年,所有包装必须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塑料包装的回收率必须达到55%,而塑料食品包装在2030年前必须至少含有10%的回收材料。一次性饮料瓶必须至少含有30%的回收材料,并计划到204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65%。从2029年起,所有成员国必须对塑料瓶和铝罐实行押金制度,并根据饮料类型设定再利用配额,例如要求到2030年非酒精饮料容器中至少有10%可重复使用或可再填充,到204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25%。
“欧盟废物运输法规”(EU)2024/1157对废塑料的出口实施了限制,包括清洁无害的废塑料(用于回收),并要求从2026年5月21日起实施“事先通知和同意程序”。
向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出口禁令:从2026年11月21日起,将禁止向非经合组织国家出口废塑料,直至2029年5月21日。之后,有意进口废塑料的非经合组织国家必须通知欧盟委员会,并证明其能够以环境安全的方式管理废物,才能被列入进口名单。
修订后的“报废车辆(ELV)指令”规定了应使用回收塑料的比例:新汽车中至少25%的塑料必须来自回收材料,其中25%应来自报废车辆的回收塑料。该规定可能于2031年全面实施,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将被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
“报废车辆指令”(3R指令)设定了再利用和回收要求:在欧盟销售的新车辆,其重量中至少85%必须是可再利用和/或可回收材料,且至少95%的重量必须是可再利用和/或可回收材料。
部分欧盟国家具体措施
西班牙
自2023年1月1日起,西班牙对所有在国内流通的非回收塑料包装材料征收塑料税,该税项对制造商、进口商和国内采购方均有一定影响。自2025年1月1日起,将执行新的包装标签要求,要求提供明确的回收信息、颜色编码的包装材料类型以及标准化的回收符号,以提高资源回收率。
意大利
意大利针对一次性产品的塑料税曾多次推迟实施,现定于2026年7月开始执行。该税项旨在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推动发展危害较小的替代品,并要求根据产品的生产地点进行注册并提交纳税申报表。
丹麦
自2025年1月1日起,丹麦包装公司Faerch将在其CPET即食餐盒中引入至少40%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这些回收材料主要来自路边收集的旧餐盒,并经过第三方认证。
德国
到2025年,德国规定PET一次性饮料瓶必须至少含有25%的回收塑料,到2030年这一比例需达到30%。德国已启动国家循环经济战略,为2045年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逐步提高消费后回收材料的比例,同时提升分类和回收能力;二是增加回收材料在塑料制品中的使用,并根据材料类型进行区分。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材料种类、引入强制性回收材料配额、激励建立回收体系、支持标准化以及开发化学回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