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获悉,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Charley)指出,2023年,智能手机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复合材料后盖,这一趋势标志着智能手机后盖材料市场的新变革。此前,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后盖材料以玻璃和塑料为主,渗透率高达90%以上。而如今,复合材料后盖搭载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至2024年,其渗透率已攀升至约10%,成为市场新宠。CINNO Research预测,复合材料后盖正从高端市场的尝鲜之选,逐步迈向规模化普及,未来技术迭代将围绕“动态交互+环保材质”两大主线加速推进,引领智能手机ID设计迈入全新纪元。
据CINNO Research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0-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复合材料后盖市场以素皮材质为主流,主要应用于高端旗舰机型。2022年,玻纤材料崭露头角,2023年锦纤材料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素皮与玻纤后盖机型销量同比翻倍增长,推动复合材料后盖渗透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至2024年,随着供应链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素皮与玻纤后盖开始向中低端机型渗透,带动复合材料后盖整体渗透率突破10%,正式跻身主流后盖材料之列。此外,木质、PC/PMMA等新兴材质的加速导入,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
图片来源:CINNO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复合材料后盖销量品牌TOP6(华为、vivo、小米、OPPO、荣耀、真我)合计市占率达96%,但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主要受摩托罗拉等品牌份额增长的冲击。各品牌技术路径呈现显著差异化:
华为(榜首):以锦纤、玻纤、素皮为核心,覆盖折叠屏及旗舰机型,并将素皮下放至中端产品线。
vivo/小米(第二梯队):除素皮外,2024年分别推出UPE纤维+云纤(vivo折叠屏)、凤羽纤维(小米折叠屏)等创新材料。
OPPO(第二梯队):2024年首次在中高端机型导入素皮后盖,布局相对滞后。
荣耀(第三梯队):激进推进PC/PMMA、云纤、羽纤、航天级特种纤维等多元化材料应用。
真我:仍仅聚焦素皮后盖,技术迭代缓慢。
图片来源:CINNO
在材料创新的基础上,“炫酷变色”成为品牌CMF设计的新宠。2025年MWC展会上,传音首次展示了三大前沿变色后盖技术:
光致变色醋酸纤维后盖(CAMON 30原型机):基于紫外线触发可逆变色,材料可成型为独立后盖或贴合膜片。目前摩托罗拉已实现商用,但整体市场仍属小众。
微腔电子纸显示技术(DES)变色后盖(POVA 7原型机):采用围堰式像素结构,对比度与清晰度显著优于主流电泳技术(EPD),但存在电浆液串流等技术瓶颈,量产仍需攻关。
E-Ink Prism 3电子墨水屏后盖:支持6色动态图案切换,依托电泳式微胶囊技术实现超低功耗(仅换图耗电),可裁剪特性拓展至汽车、家电等多领域应用。
消费端需求升级:硬件参数创新边际效应递减,CMF设计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复合材料后盖通过触感、视觉变化直接提升用户体验。
行业竞争倒逼创新:传统玻璃/塑料后盖同质化严重,个性化定制(如动态变色)或将成为下一代产品标配。
技术场景外延:电子墨水等技术的跨行业应用,预示智能手机后盖将从功能部件演变为“智能交互界面”,进一步拓宽市场想象空间。
从上述数据和品牌发布的展品动向来看,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品牌正纷纷布局新型复合材料后盖。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新机时,软件参数的更新升级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最直观的吸引力,而外观设计上的变化(如后盖材料颜色、手感、光泽、图案等)则能让消费者直接感知,并增加品牌手机的辨识度。
另一方面,玻璃、塑料等主流后盖已统治智能手机后盖市场多年,消费者或许早已对毫无创新的手机后盖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个性化可定制的后盖或将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流行趋势,对后盖的创新和探索也将推动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的变革,重塑新的审美架构,并不断丰富其应用场景。
在智能手机行业这片竞争激烈的战场上,每一个细节的革新都可能成为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而复合材料后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书写着智能手机行业的新篇章。
回望过去,智能手机后盖的材料经历了从金属到玻璃,再到塑料的演变。每一种材料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技术特点和审美取向。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技术的持续进步,这些传统材料已难以满足市场对于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追求。于是,复合材料后盖应运而生,它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智能手机后盖市场的沉闷,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复合材料后盖以其独特的材质组合和工艺设计,不仅实现了手机外观的多样化,更在触感、视觉和耐用性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从最初的素皮材质,到玻纤、锦纤等新型材料的加入,复合材料后盖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了智能手机后盖的主流选择。
在复合材料后盖的故事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其最为动人的篇章。品牌们不仅在材料选择上不断创新,更在工艺设计上追求极致。无论是华为将素皮下放至中端产品线,还是vivo、小米推出UPE纤维+云纤、凤羽纤维等创新材料,都体现了品牌们对于技术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同时,动态变色技术的出现更是将复合材料后盖的美学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光致变色醋酸纤维后盖,还是微腔电子纸显示技术变色后盖,都以其炫酷的色彩变化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让智能手机后盖成为了一件艺术品,更让每一次的使用都成为了一次愉悦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展望未来,复合材料后盖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复合材料后盖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从智能手机到汽车、家电等更多领域,复合材料后盖都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无限的可能性,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品牌加入到复合材料后盖的创新和研发中来,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繁荣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复合材料后盖将以其更加多样化的材质选择、更加精湛的工艺设计和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为我们带来更加惊艳和震撼的智能手机体验。
信息来源:CINNO、智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