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轻量化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加速,但传统连接技术难以满足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可靠性需求。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衍生公司Plasma Bound开发的受控聚合物烧蚀(CPA)技术,通过大气等离子体精准处理材料表面,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CPA技术利用可控的等离子体能量,选择性去除复合材料表面微米级聚合物层,同时保留纤维结构完整性。其核心创新在于:
高精度表面处理:可稳定去除1-5μm表层,形成高活性界面,提升粘接强度30%以上,且处理效果可持续30天;
绿色高效:自动化操作、零耗材设计,能耗仅为化学处理法的20%,符合欧盟工业4.0环保标准;
跨材料适配性:支持碳纤维/金属、玻璃纤维/陶瓷等异种材料连接,已通过空客A350XWB部件测试。
商业化进程与行业验证
自2017年成立以来,Plasma Bound累计获得超600万欧元资金支持,技术成熟度达TRL6级。其应用验证包括:
航空航天:欧洲航天局(ESA)资助的卫星结构连接项目,成功将部件减重15%并提升耐温性至200℃;
汽车领域:与一级供应商合作开发电池包壳体连接工艺,使碰撞测试通过率提升40%;
新兴市场:在体育器材领域,CPA处理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接缝强度超越传统焊接工艺。
未来展望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新能源交通工具对材料连接要求的提升,CPA技术有望拓展至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如SiC/SiCN)连接领域。Plasma Bound计划2026年前推出模块化设备,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应用门槛。
此文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搜集整理编译,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资料。文章不用于商业目的,仅供行业人士交流,引用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走出去】金沢工业大学研发全球⾸个“热塑性CFRP”低温⽕箭燃料箱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