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巨额关税对中国玻纤出口影响几何?玻纤企业如何应对?
更新时间:2025-04-13 16:59:34
编辑:信息技术
浏览:202
近日,美国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我国玻纤出口将受到冲击。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34%关税,将冲击我国出口关联度高的行业及企业。在我国建材产品中,玻璃纤维出口业务占比较高,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占国内玻纤纱总产量(756万吨)的26.75%;从玻纤出口地区来看,美国是我国玻璃纤维主要出口国家之一,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出口总量为211.88万吨,其中出口美国24.57万吨,占比为11.60%;出口总额为30.29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4.05亿美元,占比为13.37%。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将大幅增加我国玻璃纤维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直接压缩了我国玻纤企业的出口利润,此外,即使将成本压力通过提价传导到下游消费者,我国玻纤产品在美国市场也将失去价格竞争优势,最终丢失美国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海外产能布局多、尤其是在美国本土进行产能布局的玻纤企业竞争优势显现。美国或将免除建材产品关税征收,对玻纤出口影响有望减弱。根据财联社1月2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加州发表讲话时表示,“考虑”未来3年内不征收建筑材料关税。玻璃纤维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常作为增强材料与水泥、石膏等材料混合,制成增强建材产品,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此外,还可作为保温隔热材料用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层等,是典型的建材产品。如后续美国免除对建筑材料关税的征收,则加征关税对我国玻璃纤维出口美国的影响较小,需关注豁免关税的建筑材料品类,以及建材产品关税豁免是否有国家地区差异。全球玻纤龙头企业,美国本土产能布局优势凸显。中国巨石是我国玻璃纤维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海外销售占总销量的比例为35%左右,拥有美国南卡、埃及苏伊士两大海外生产基地,海外产能共计45.6万吨/年,其中美国产能为9.6万吨/年。相较于国内其他玻纤企业来说,预计中国巨石海外销售情况受美国增加关税影响较小,该公司可发挥其美国生产基地优势,提升美国市场份额。中国玻璃纤维企业应对美国加征34%关税的策略
一、优化海外产能布局
发挥本土化生产优势
- 已在美国、埃及等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的企业(如中国巨石),可优先调配海外工厂产能供应美国市场,避免直接出口的高关税冲击。
- 加快现有海外工厂的产能爬坡,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美国本土供应链效率,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加速全球化产能扩张
- 未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可考虑与RCEP成员国(如东南亚)合作建厂,利用区域贸易协定降低关税成本。
- 探索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结合当地资源与政策红利布局新产能,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二、调整市场结构
深耕国内市场与新兴市场
- 依托国内新能源、基建等领域需求增长,扩大光伏、风电用玻纤产品占比,降低对美出口依赖。
强化区域贸易协定红利
- 优先通过RCEP框架(覆盖东盟、日韩等)扩大出口,目前RCEP区域内贸易量已突破6万亿美元,可替代部分美国市场份额。
三、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 加大高性能玻纤(如5G通讯、航空航天用玻纤)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壁垒提升议价能力,抵消关税成本压力。
- 推进智能化生产改造,降低单位能耗与人力成本,提升利润率。
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 针对美国市场需求定制特种玻纤产品(如汽车轻量化材料),利用技术优势维持客户黏性。
四、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建立弹性供应链体系
优化物流路径,通过中欧班列、东南亚陆海通道等多元化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
- 引入智能投流系统精准匹配客户需求,降低获客成本;利用ERP系统实时测算关税影响,动态调整定价策略。
来源:中国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