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产业升级浪潮下,复合材料以其优异性能成为众多领域的关键材料。重庆黔江高新区推出的专项奖励办法,精准布局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该政策立足产业导向,聚焦玻纤及复合材料领域,突出产业集聚发展,优先支持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旨在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通过设定明确的技术门槛,如要求企业具备ISO认证或达到特定研发投入比例,引导扶持资源精准流向技术领先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来源:重庆黔江区人民政府
该政策在国内政策体系中是少数专门聚焦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地方性扶持政策。黔江正全力构建“纤维-基体-复材-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其特别将“高性能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列为重点支持方向,精准契合全球复合材料领域“以塑代钢”的发展浪潮。在汽车工业领域,热塑性复合材料正加速替代传统钢材,显著实现汽车轻量化,有效降低能耗;在航空航天领域,它能够显著减轻飞行器重量,全面提升整体性能。
鼓励存量企业引荐产业链相关工业项目落地,新项目建成投产一次性奖励引荐企业2万元。新入驻企业投产后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含)-5000万元、5000万元(含)-1亿元、1亿元及以上的,再分别一次性奖励引荐企业5万元、10万元、15万元。
参展企业按参展费用(场地费、展位费)的50%给予奖励,每个企业每年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鼓励工业企业消纳玻纤产业链上企业生产的玻纤纱、玻纤布、网格布、玻纤改性材料和玻纤深加工产品(不含关联交易、内部交易),年累计实际采购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其当年配套采购额的0.5%给予采购企业奖励,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50万元。
在申报材料中应突出树脂基体的创新性(如提高生物基环氧占比)、纤维/基体界面改性方法以及生命周期评价(LCA)数据,以充分展示企业在材料研发方面的核心优势和创新能力;同时,采用紫外光固化成型(节能50%以上)、电子束预浸料制备(提升良品率)、AI驱动的缺陷检测系统等先进工艺将获得额外加分,显著增强申报竞争力;此外,可充分利用政策对“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补贴,通过与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合作获取分子动力学模拟支持及微焦点CT检测服务,并协同东华大学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上浆剂配方优化及纤维表面等离子处理,有效借助顶尖高校科研资源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此外,新增项目原则上须在3年内实现投产,未按合同投产的项目不享受本政策。
本政策自2025年7月25日施行,建议企业尽快启动工艺适用性评估、设备选型与供应商谈判、申报材料准备,抓住政策红利,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