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微信登录

国内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企业如何通过提前布局标准赢得先机

一、前言

近期,协会收到多家会员单位关于标准化工作的诉求,这些需求集中反映了复合材料行业在标准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经秘书处梳理,主要可从时间安排、成本控制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本文案例均基于行业真实情况(企业名称已做匿名处理),旨在为行业同仁提供参考与启示。

企业如何通过提前布局标准赢得先机

二、时间要求

团体标准的制定需遵循既定程序,征求意见和内部答辩等关键环节不可省略,且过程中涉及大量协调工作,必须预留充足时间。

1、不良影响案例

“碳为观止”公司为应对年底绩效考核,临时要求加急制定一项碳纤维复合材料标准。但由于项目周期不足,即使采用快速程序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最终被多家标准化机构拒绝。该公司转而通过中介机构仓促完成标准制定,全程未与专业标准化组织沟通,导致标准质量存在明显缺陷。

2、良好实践

企业应与标准化机构保持沟通,提前提交标准提案。经机构审议通过后,纳入年度计划或标准制定体系,按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成本管理

团体标准的成本管理需要贯穿全生命周期,从前期调研到后期维护均涉及资金投入。企业常陷入两类误区:一是为快速见效而盲目投入,导致资源浪费;二是缺乏持续投入意识,使标准沦为"一次性工程"。

企业如何通过提前布局标准赢得先机

1、不良影响案例

“纳些奇迹”公司作为纳米材料行业的新进入者,对标准化布局缺乏清晰规划,却急于制定其旗舰产品的标准。由于未充分验证标准必要性,实施后未能产生实际效益,相关归口组织也因标准已发布而终止支持服务,导致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成本。

2、良好实践

标准化对象的技术或管理内容应成熟可靠,具备实施和推广条件。企业需提前开展标准化研究,夯实基础,并在立项前充分预研和比对。同时,标准化机构应提供全周期服务支持,确保标准的长效价值。

四、实施效果

通过参与标准工作组的讨论和审查会议,企业对自身产品及行业的认知将显著提升,为后续标准实施乃至升级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奠定基础。

1、不良影响案例

“小材大用”公司为争取省项目评审加分,仅追求在标准中体现公司名称,却因销售旺季未能安排专人参与标准讨论和意见征集。标准发布后,企业发现部分内容不符合自身需求,产品特性也未得到充分体现,标准的修订安排遥遥无期。

2、良好实践

企业在提出标准化提案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委派专人全程参与标准化流程,积极承担工作组分配的任务。即使是参编单位,也需主动提出差异化见解,确保标准与自身需求相匹配。

五、结语

企业通过提前布局团体标准或其他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从容应对各环节挑战,并提升标准化效果。协会将持续分享标准化相关知识与技巧,欢迎关注公众号或通过文章留言提出您的需求。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