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出货供不应求,国产碳纤维爆火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1-10-15 13:36:30
编辑:秘书处
浏览:1957
“厂家求购国产12K、3K碳纤维各30吨。”近期,来自江苏宜兴一家碳纤维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在一个碳纤维行业的微信群里持续发布这样的求购信息。“几家龙头企业的货都供不应求,你们买不到吧。”微信群里有人回复他。
“没有办法,我们自己订不到,只能从贸易公司高价收购,太难了。半年多了,一根纱都订不到。”这名采购人员继续感慨。“2019年,用户需要拿现钱买碳纤维;2020年,用户即便拿着现钱也不好买到碳纤维;今年以来,用户更是到处求着买碳纤维。”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国产碳纤维销售的火爆情形由此可见一斑,而且,这种供不应求的火热行情自去年以来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目前仍未得到任何缓解。在行情一片火热的背景下,国产碳纤维企业整体赢利情况如何?影响本轮行情大火的因素有哪些?一吨碳纤维难求、价格连续上涨,复材等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如何保证?经营又会受到哪些影响?我国碳纤维市场当前有哪些新动向?带着这些热点问题,《中国纺织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内多家碳纤维、复材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生产线连续满负荷运转、产销两旺、卖断货、价格上涨......这是一年多来几家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的普遍经营情况。一种产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就会上涨。国产碳纤维自去年以来的行情就是这样。一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大约从2020年8月起,国内碳纤维市场迎来一波“涨价”潮,而且各厂家都齐刷刷卖断货,市场上一片“缺货之声”。各厂家也都发布产品涨价公告,有企业的产品去年下半年的涨价幅度甚至超过了50%。下游建筑补强等市场中的碳布等产品,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以24K产品为例,今年年初时价格约为110元/公斤~130元/公斤,7月底价格上涨至140元/公斤~160元/公斤。当然,下游企业实际的采购价,多少会有些差异。“比如,全年采购好几百吨的客户因为采购量大,所以每吨产品的价格会有一定优惠,大概可以优惠8元/吨~10元/吨。”一家碳纤维企业负责人说。“今年年初至今,我们的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了30%~40%。”另一家碳纤维企业的负责人说。“之前挺长一段时间内,国产碳纤维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生产出来卖给谁;有些企业即便能生产出产品,也卖不出去,产能利用率不足;有部分企业生产线并没有开。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碳纤维市场十分火爆,形势一片大好,市场上只要有碳纤维,就能卖掉。几家碳纤维龙头企业纷纷开足马力生产,但产品仍然不够卖。有一天,我居然接到一个亲戚打来的电话,问能不能买到几吨碳纤维,市场上实在是没货。我答复,我们真的是没货。”这名负责人感慨。“以前买碳纤维,下游复材企业通常会讨价还价,说便宜点卖吧;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复材企业的话变成了‘多给我们点吧,我给你们加点价’。但现实情况是,就算客户愿意加价,我们也没货,生产线早已是满负荷生产,产品一生产出来就卖光了。”一家碳纤维龙头企业的销售部负责人向记者感慨,“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碳纤维,投入产出时间长,我们咬牙坚持;产品销路发愁时也是一年又一年地熬着。这一波行情这么火,我们当然很高兴,也让国产碳纤维行业感觉到扬眉吐气了一把。”受益于持续火热的行情,上半年,几家龙头企业的经营效益都跨上新的大台阶。之前已实现连续赢利的企业,上半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此前多年持续亏损的企业,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可观赢利。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威复材”)上半年实现营收12.83亿元,同比增长2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公司的碳纤维板块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26.35%,毛利率达75.61%。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05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净利润5164万元,比上年同期的-6959万元增加12123万元。公司在产能放量的情况下,实现成本摊薄,产品毛利率不断提升;在保持原有客户的同时,在工业市场拓展了一批高端客户。而且,这一轮国产碳纤维的火热行情,更多地是“属于工业用大丝束的行情。”这在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碳谷”)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吉林碳谷上半年实现主营收4.458亿元,同比增长108.91%;实现净利润1.099亿元,同比增长193.68%。具体来看,期内,其碳纤维原丝的营收为4.16亿元,同比增长95.78%,毛利率为45.30%,同比增加15.24个百分点;碳纤维的营收为1717.12万元,毛利率为20.09%。上半年,吉林碳谷实现原丝销量1.36万吨,其中大丝束的销量占比达到83.7%。由此计算,上半年其大丝束的销量约为1.14万吨。同时,今年上半年,其综合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9.66%大幅提升至43.93%。
对于国产碳纤维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供应紧张情况,碳纤维使用大户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盛复材”)的感受十分深刻。受益于风电市场的持续火热,一方面,澳盛复材这几年的业绩“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蹭蹭蹭地大涨,而另一方面,它也不得不面对碳纤维大幅涨价、原材料到底从哪里能买到的“甜蜜的烦恼”。我国市场上2020年的碳纤维需求总量为4.88万吨,其中,澳盛复材单独一家企业的用量达到了1万多吨。澳盛复材市场总监严兵介绍,在企业2020年1万多吨的碳纤维总用量中,约有90%采购自海外,采购自三菱、卓尔泰克、西格里等全球知名碳纤维企业;约有10%采购自我国碳纤维企业。“这些国外企业心里很明白,中国企业采购他们的大丝束碳纤维都是用于工业领域,而不是用于军工市场,所以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大丝束产品出口。”严兵说。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开始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海运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进口的碳纤维,需要装集装箱走海运,但受疫情影响,从去年开始海运的成本大幅上涨,用集装箱也需要排长队,且时常会面临各种问题。从去年到现在,货期延误一两个月是常见的事。而且,万一哪个国家一段时期内的疫情严重,那就更麻烦了。”严兵感慨,“不确定性因素多,这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只要碳纤维能运到,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还能强求什么呢。”在国内市场上,澳盛复材主要向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和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采购碳纤维。严兵介绍:“今年以来,无论是进口还是从我国企业采购,大丝束碳纤维的价格普遍上涨了30%~40%,小丝束产品的价格直接翻番,甚至涨得更多,但即便如此,碳纤维仍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国内几家龙头企业目前都是开足马力满产,但仍难以满足下游企业需求。”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澳盛复材从中复神鹰采购的碳纤维约为几百吨;从吉林精功购买的碳纤维约为600吨~800吨,预计全年的采购量能达到1000多吨。“我们希望今年全年尽量能从国内多采购些碳纤维,比如能采购到2000多吨,但国产碳纤维企业现在的供给基本都是挤‘牙膏毕’式,所以我们全年的采购究竟如何,还得取决于市场的实际供给状况。”严兵说。在风电碳梁领域,光威复材也是大丝束碳纤维的采购大户,主要采购自海外,部分从国内市场采购。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光威复材通过仁通实业有限公司的采购额为2.59亿元;对吉林精功碳纤维有限公司的采购额为8879.12万元。此前多年,光威复材在风电碳梁叶片领域的销售业绩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使光威复材风电碳梁领域的海外客户订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但其业绩表现还算平稳,该板块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6.61%,占同期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为33.93%。今年上半年,光威复材碳梁业务实现收入3.12亿元,同比微增0.27%,毛利率为11.33%,同比下降9.55个百分点。谈及该板块上半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光威复材董秘王颖超表示:“国内大丝束碳纤维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公司风电碳梁叶片产品订单交付不足,产品赢利能力有所下降。”
国产碳纤维出现这一波火热行情,是受多重因素影响所致。从短期因素看,受日本东丽断供、美国加强管控因素影响,国外小丝束碳纤维出口至我国市场的难度加大,我国市场上原本需要进口的小丝束碳纤维出现较大供给缺口,从而使国产小丝束碳纤维趁势而上实现替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自2020年8月起至今,日本东丽停止了对中国市场的碳纤维供货。2020年1~8月,日本东丽对中国市场的碳纤维供货量达到了9000多吨。“断供后意味着,自2020年8月开始,中国市场需要的碳纤维突然出现了1万多吨的供给缺口。”严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