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建材集团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西宁建成投产。受访者供图
碳纤维是重要的战略性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力传输、海洋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该基地的建成投产,是中国建材集团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集团新材料业务快速成长的一个缩影。
“中国建材是一家具有改革精神的市场化企业,也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日前,在国资委组织召开的“国企改革典型宣传暨媒体走进中国建材”座谈会上,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表示,集团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战略之首,发挥26家国家级科研设计院所、3.8万名科研人员的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加大激励的同时,“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管股权、派出董监事实施股权管理等,建立起‘定位清晰、生态优化、机制有效’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推进从管企业向管资本、从建筑材料向综合材料、从本土市场向全球布局的‘三大转变’。”周育先表示,作为混改的“先锋官”和“探路者”,集团通过积极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高效推进了水泥、玻纤、石膏板等行业的整合,促进了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截至2020年底,中国建材以361亿元国有资本,吸引了1529亿元的社会资本,撬动了6000多亿元的总资产。
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助力我国国防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在服务国民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开发出单丝直径4.1-5.5微米的超细电子玻璃纤维,已批量应用于下游终端产品;攻克8.5代TFT-LCD玻璃基板关键技术;0.03毫米超薄柔性玻璃已形成产化产业链;大口径RTP(磷酸氧钛铷)晶体通过工程化应用验证;热等静压氮化硅陶瓷球实现批量化生产,高导热氮化硅基片加速产业化,将用于新能源汽车、特高压、高铁等领域;联合打造国家原材料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验室;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稳定量产,开发疫苗用西林瓶与预灌封注射器等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3%,利润占比达到40%;水泥、玻璃工程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65%,主持制定23项国际标准,8项标准“走出去”。
“‘十四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在继续发挥水泥等基础建材‘压舱石’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周育先表示,将依托集团现有的绿色建材、浮法玻璃新技术、特种纤维复合材料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大飞机复合材料、水泥低碳技术、氢能储运关键材料、玻璃新材料等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无机非金属材料国家战略科技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