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机器人《秧BOT》节目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高度的人工智能水平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这一节目不仅展示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还体现了复合材料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旨在通过春晚机器人甩手绢节目这一生动案例,综述机器人的发展史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
机器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人类一直梦想着创造出一种能够代替自己进行各种工作的机器或人造人。“机器人”一词虽然在40多年前才作为专业术语被引用,但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已存在数千年。在我国西周时代,就有关于巧匠偃师献给周穆王一个歌舞机器人的故事。而在国外,古希腊发明家戴达罗斯也为克里特岛国王迈诺斯塑造了一个守卫宝岛的青铜卫士塔罗斯。这些早期的机器人幻想和尝试,标志着人类对机器人技术的初步探索。
进入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逐渐从幻想走向现实。18世纪,日本人若井源大卫门和源信制造出了端茶玩偶,它能够自动将茶送到客人手中。19世纪,加拿大人摩尔设计了能行走的蒸汽动力机器人“安德罗丁”。这些机器人珍品标志着人类在机器人从梦想到现实这一漫长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工业机器人的最早研究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20世纪40年代后期,橡树岭和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开始研制遥控式机械手,用于搬运放射性材料。这些系统是“主从”型的,能够准确地“模仿”操作员手和臂的动作。
1954年,G.C.Devol提出了“通用重复操作机器人”的方案,并在1961年获得了专利。1958年,被誉为“工业机器人之父”的Joseph F. Engelberger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公司——Unimation公司,并参与设计了第一台Unimate机器人。这是一台用于压铸的五轴液压驱动机器人,手臂的控制由一台计算机完成,能够记忆完成180个工作步骤。与此同时,美国AMF公司也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Versatran,主要用于机器之间的物料运输。
Unimate机器人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机器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1960年,美国机床铸造公司生产出圆柱坐标的VERSATRAN型机器人,可做点位和轨迹控制。同年,第一批电焊机器人用于工业生产。随后,美国Unimation公司研制出球坐标的UNIMATE型机器人,它采用电液伺候驱动、磁鼓存储,可完成近200种示教在线动作。这些机器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自动化进程。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提升,第二代感知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应运而生。这类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感知机器人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机器人的柔性和适应性。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三代智能机器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智能机器人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能够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目前,这类机器人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已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就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技术和轻量化材料,以实现高效的运动和灵活的操作。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在机器人制造中,复合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等优点,能够有效减轻机器人的自重,提高运动效率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金属合金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在人形机器人制造中应用广泛。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较大、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等特点,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在导电、导热、耐腐蚀和可焊性方面也比较理想。钛合金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但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金属合金可以作为机器人的结构材料使用,支撑机器人的整体框架和运动部件。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优势明显。碳纤维的密度仅为钢材的约1/3,但其强度却远高于许多金属材料。这意味着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显著减轻人形机器人的自重。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高刚度和耐疲劳、耐腐蚀和耐高温、热膨胀系数低、能量效率高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机器人机械臂、关节部位等关键部件的理想选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就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制成轻质机身,以提高机器人的能效和负载能力。
PEEK材料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有较高的应用潜力。PEEK材料比强度约是铝合金的8倍,具有极好的耐热、耐磨、耐辐照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综合性能。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PEEK材料可以让人形机器人减重,同时提高机器人的能效和负载能力。此外,PEEK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抗蠕变性、绝缘性能和耐化学性,在半导体、医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在春晚机器人扭秧歌节目中,机器人不仅需要完成精确的动作控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用性。这就要求机器人的制造材料必须同时具备高强度、高刚度和轻质等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机器人制造中的优选材料,在这一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机械臂和关节部件,机器人能够实现高效、灵活的动作控制。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轻质特性使得机器人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减少能耗,提高运动效率。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疲劳和耐腐蚀性能也保证了机器人在长期表演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除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其他复合材料如金属合金和工程塑料也在春晚机器人甩手绢节目中得到了应用。金属合金用于制造机器人的承重部件和结构框架,保证了机器人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工程塑料则用于制造机器人的外壳和连接件等非承重部件,降低了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和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应用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科研人员将不断研发新型复合材料,以提高其强度、刚度、耐热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性能。这将使得机器人在面对更复杂、更恶劣的工作环境时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规模化生产的应用,复合材料的成本将逐渐降低。同时,科研人员也将注重复合材料的环保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将使得复合材料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可持续。
为了满足机器人对材料性能的多样化需求,科研人员将不断探索多材料复合技术。通过将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复合材料。这将为机器人制造提供更多样化、更高性能的材料选择。
随着智能化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应用将更加高效和精确。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精确加工和成型,提高机器人的制造精度和效率。
春晚机器人甩手绢节目不仅展示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还体现了复合材料在机器人制造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综述机器人的发展史和复合材料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复合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