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风能等领域因其高强度和轻量化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但传统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难以回收,限制了其循环经济的潜力。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可回收性,成为替代传统热固性材料的潜在选择。本文探讨了通过回收碳纤维和聚苯硫醚(PPS)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方法,并评估了不同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在迅速扩大的碳纤维市场中,回收碳纤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欧盟,根据《报废车辆指令》(End-of-Life Vehicle Directive),至少 95% 的车辆重量必须被重新回收利用,其中最多10% 可用于能源生产。这对传统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热固性基体难以回收,且占比 25% 至 45%。即使将其燃烧用于能源生产,也无法达到 85% 的可回收性要求。
此外,碳纤维市场过去十年年复合增长率达 11.50% - 11.98%。随着其在汽车结构中使用量的持续增加,原生纤维或难满足需求。市场渴求低成本、低能耗的碳纤维。原生碳纤维生产消耗 55-165 kWh/kg,成本约 33-66 美元/kg,而回收碳纤维在性能保留超 95% 的情况下,生产消耗仅 3-10 kWh/kg,成本 5 美元/kg。目前,多达 40% 的碳纤维废料被填埋处理,因此,将其回收用于汽车行业的长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显著价值。
l 研究人员使用从碳纤维增强PPS废料,通过模压和注塑成型技术制备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l 使用 6.35 mm、#4 (4.75 mm)、#8 (2.36 mm)、#10 (2.0 mm)、#20 (0.85 mm) 和 #40 (0.425 mm) 筛网将回收料进行筛分,以控制纤维长度。
控制光纤长度可保持性能。
本研究制备了以下几种类型的复合材料:
粒子化合物: 使用筛分后的回收料直接压缩成型,纤维长度为 1-5 mm。
预浸料板: 使用 12.7 mm × 12.7 mm 的回收料板或混合回收料压缩成型,纤维长度较长。
微粒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将 12.7 × 12.7 毫米的回收料和 20 号模塑化合物压制成板,从中提取拉伸试样。
湿法铺层复合材料: 使用混合回收料和原生碳纤维湿法铺层,然后压缩成型,纤维长度较长。
湿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湿法铺设的预型件(a)通过模压工艺加固成有机板(b),然后堆叠并模压成有机板复合材料(c)。
注塑成型复合材料: 使用筛分后的回收料与 PPS 颗粒混合,然后注塑成型,纤维长度较短。
注塑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回收料(a)和商用(b)注塑化合物用于生产拉伸试样(c)
l 以原生 PPS 和含有 50 wt% 碳纤维的商业注塑成型复合材料作为对照组。
l 通过扫描量热法(DSC) 和热重量分析法(TGA)评估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并通过拉伸测试评估了其力学性能。
l 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 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评估其均匀性。
研究结果
耐热性: 添加碳纤维可以提高 PPS 基体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其结晶温度和 5% 的降解温度。模压成型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高于注塑成型复合材料,这与冷却速率有关。
模压成型样品的热性能及注塑成型样品热性能
力学性能: 粒子化合物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强度随着纤维长度的减小而降低。预浸料板复合材料在机器方向和交叉方向表现出各向异性,强度较高,但应变率较低。湿法铺层复合材料的纤维分散性较差,导致其强度降低。注塑成型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模量,但纤维长度较短。
光学显微镜观察: 粒子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低于 1%,表明其结构致密。预浸料板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高于粒子化合物,这与较低的成型压力和较长的纤维长度有关。湿法铺层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最高,这与原生碳纤维束的分散性较差有关。注塑成型复合材料的纤维分散性较好,但纤维长度较短。
影响复合材料强度的微观结构特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筛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回收复合材料的性能变异,从而获得更一致的力学性能。例如,粒子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强度差异小于 20%,而湿法铺层复合材料的强度差异可达 50%。
模压成型和注塑成型复合材料失效表面的SEM图像。混合和湿铺复合材料的局部不均匀性越来越严重。纤维拉出现象越来越普遍,表明低于临界纤维长度的纤维数量越来越多。
研究结论
l 筛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生产具有特定性能的回收复合材料。
l 纤维长度和分散性对回收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l 需要开发新的回收和再制造技术,以保留纤维长度、对齐纤维并确保回收产品的均匀性。
l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减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废物生成至关重要。
本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回收和制造工艺,可以有效地再利用CF/PPS复合材料废料,实现高性能的再生复合材料。关键在于控制纤维长度和分散均匀性,以最大化回收材料的性能。未来的工作应进一步优化回收和制造工艺,以实现循环经济目标,并推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