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主要有2种储氢方案:高压气态储氢和液态储氢。其中,气态储氢技术最为成熟,以高压氢气瓶为产品代表,是目前成本最低、应用最广泛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外70MPa复合材料氢气瓶已经进入示范使用阶段。目前,丰田、福特已率先将IV型氢气瓶应用到中小型运输车或卡车上。
但同时,氢气作为一种易燃气体,在贮存和使用中,氢气瓶存在着如泄露和渗透、燃烧、压力和温度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氢气对器壁的腐蚀也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对于IV型瓶来说,虽然内胆材料一般采用热塑性塑料,同样需要应对以下问题:
氢气泄漏后将迅速扩散,导致可燃、可爆区域不断阔大,且扩散过程肉眼不可见。
液氢系统发生泄露后,将迅速蒸发扩散,形成可见的可爆物团,并可能导致系统形成负压,并使周围空气进入系统。进入系统的空气凝结成固体颗粒,可能堵塞系统的管道、阀门等部件。
氢气易渗透某些非金属材料内,带来车辆运行风险。氢气可以溶解在塑料中,强度降低,韧性增加。
氢气燃烧可能造成氢系统材料性能劣化,并可能导致氢系统因内部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而超压失效。
氢气燃烧可能导致燃烧区域的迅速扩大和密闭空间压力的迅速升高。氢气爆轰产生的高速爆轰波可能对燃烧区域外的环境产生巨大冲击,并伴随高温气体的迅速传播。
液氢系统漏热将引起热分层和氢蒸发,导致系统内氢气体积急剧增大,若泄压装置动作不及时,可能导致系统超压失效。
氢液化过程温度急剧下降,可能导致材料收缩。材料收缩程度不同,又可能导致结构变形不协调,从而造成结构中应力增大和泄露。
液氢系统的低温环境可能导致材料韧性下降,增加材料的裂纹敏感性。当低于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时,材料将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
同样,当液氢系统温度低于混入空气的凝固点温度时,会形成固体颗粒,阻塞系统的管路阀门等部件。
当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液氢有可能突然沸腾导致储存容器内压力迅速升高。
金属吸收内部氢或外部氢后,局部氢浓度达到饱和时,将引起苏醒下降,诱发裂纹或延迟断裂。
为保障氢气的安全贮存和使用,除了选用合适的塑料内胆材料外,还需要定期对容器进行定期检验和评估。这就需要形成有关的标准与规范。目前,已有针对金属内胆缠绕及全缠绕气瓶的相关标准,塑料内胆缠绕气瓶的检修标准还有待规范。欢迎各位7月26日来江苏·连云港寻找答案!
下一篇:芳纶制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