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微信登录

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料下载 > 专题报告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上)

摘要:本研究利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探究了不同填充密度和层高的增材制造复合结构在机器人应用中的力学性能变化。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GFRP)和碳纤维增强聚酰胺(CFRP)长丝,并制备了 20%、40%、60% 和 100% 填充密度晶格结构的样品,以进行拉伸和三点弯曲测试,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进行力学测试以表征其性能,同时与理论模型对比分析,最后探讨了其在机器人组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为优化打印参数、提高机器人部件性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力学表征;力学测试;机器人应用
一、引言
增材制造(AM)在工业原型制作中广泛应用,但在制造安全关键部件方面受限,因其难以预测打印部件的力学性能。FDM 是常见的 AM 技术,其打印参数如层高、填充密度、外壳厚度等显著影响打印结构的力学性能,且该技术存在导致各向异性和残余应力等问题。目前,已有许多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的研究,但仍需深入探究打印参数与材料力学特性的关系。本研究聚焦于此,采用 FDM 技术制备试样,进行微观分析和力学测试,并结合理论模型,为机器人应用提供优化方案。

二、3D 打印样品

使用 Raise3D 打印机,选择 GFRP 和 CFRP 材料,依据 ASTM D638 和 ASTM D790 标准,制备不同层高(0.05mm 和 0.2mm)、填充密度(20%40%60%100%)的拉伸和三点弯曲测试试样,每个试样设置三层外壳以保持结构完整性,并确保外壳不影响参数变化对力学性能的观察。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试件材料及打印参数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实验打印的样品示意图。a拉伸试验样本;b三点弯曲试验样本

三、实验研究

(一)微观观察

利用 Nikon SMZ800 体视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以了解其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观察发现试样具有明显的层状和多孔结构,表面粗糙度较高,但无重大缺陷,表明打印过程较为成功,可进一步研究打印参数和材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试件a GF 试件,b CF 试件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样本a拉伸试验b三点弯曲试验c带引伸计的拉伸试验装置

(二)力学测试

 CF 和 GF 试样进行拉伸和三点弯曲测试,每组参数至少重复三次实验以获取可靠数据。测试前对试样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水分影响,在试样端部安装金属片以改善拉伸夹持效果,并使用 Shimadzu DVE - 201 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测量位移,以 0.5%/min 的恒定应变率进行测试。

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模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五、增材制造结构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重点关注传动系裙板和支撑板的设计,它们是机器人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结构部件。利用本研究材料测试部分的结果,这些部件的外观设计、填充率和材料选择都得到了改进。这些设计改进采用了 FEA 和 TO,旨在限制应力和挠度,同时尽量减轻结构质量,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并做好准备。为了检查考虑可制造性和其他操作因素的最终设计,对每个部件进行了静态 FEA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正在开发的机器人a CAD 渲染图b组装好的机器人原型照片

(一)驱动链裙板

驱动链模块设计时,因打印机尺寸限制,裙板需分为四部分。其设计为夹在铝板之间,承受 100kgf 负载,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和拓扑优化(TO)改进设计,在确保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减轻重量。如对初始设计进行 TO 模拟,施加 45kg441.5N)负载和边界条件,采用自由形式四面体网格,最终设计实现了 30.3% 的重量减轻,且最大挠度 0.25mm 符合要求,同时优化打印参数缩短了打印时间、降低了成本。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在传动系统裙部的初始设计上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二)支撑板

根据螺纹支撑要求选择 6082 级铝合金制作支撑板,对驱动链模块顶板进行 TO 以确定可减重区域。在 50kgf490N)负载和边界条件下建模分析,最终设计使重量降低 60%,中心最大挠度 0.027mm 在可接受范围内。

机器人用增材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在支撑板的初始设计上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