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0天丨2025年预浸料成型技术培训
更新时间:2025-04-01 15:44:34
编辑:会员服务
浏览:181
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相关领域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复合材料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预浸料作为中间体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新的方法、新的工艺。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面临技术质量不稳定、技术参差不齐,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应广大会员要求,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经研究决定于2025年4月8日-11日举办预浸料成型技术培训。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帮助学员深入掌握预浸料成型的关键技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共同促进预浸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诚邀各相关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培训相关信息如下:杨小平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博士及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北京市领军人才和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同时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教授曾先后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机电学院分党委书记、科研院常务副院长等重要职务。长期以来,杨小平教授致力于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和有机无机纳米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成果转化工作。长期致力于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和有机无机纳米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成果转化工作。他的研究方向既紧密结合了国家战略需求,又紧跟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突破了航天专用碳纤维树脂基体“卡脖子”的瓶颈;聚焦碳纤维缠绕成型和预浸料成型关键技术,发明了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碳纤维大气瓶、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国产碳纤维雪车专用预浸料等制品,实现其产业化应用。在生物复合材料领域,杨小平教授的研究聚焦于纤维增强生物复合材料研发,将复合材料与口腔临床需求交叉创新,发明了纤维增强树脂基生物复合材料技术,其纤维桩和CAD/CAM数字化纤维桩获得了3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153632217、20213170796和20233171723)。作为项目负责人,杨小平教授承担了众多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重点、863、国家支撑、GF项目以及美国波音公司、中韩政府间、法国EADS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也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中,杨小平教授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将我国的科研成果推向国际市场,提升了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姚志强博士,济南大学材料学院 姚志强博士 山东复合材料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从事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在多功能复合材料结构中的集成研究,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优化及其产品性能的分析与评价等。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优化及其产品性能的分析与评价等。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Carbon,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osite Structure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罗小雨工程师 预浸料生产部副部长。获得ISO9001和AS9100D两大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资格证。申请国家专利1项。从事预浸料生产工作8年,擅长碳纤维,凯夫拉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聚酯毡等材料的预浸料生产;掌握干法预浸料,湿法预浸料和一步法,两步法的制备工艺;熟悉预浸机,测厚仪,混胶机,导热油炉等德国进口和台湾以及国产设备的使用,有丰富的预浸料生产经验。
四川衡耀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张飞来 衡耀公司技术部经理,复合材料产品结构设计专家,擅长碳纤维,玄武岩纤维复合结构设计生产。掌握模压袋压,真空灌注等成型工艺,主导开发复合材料自行车,智能轮椅,轨道交通内饰,医疗CT床板,高尔夫球车等多项产品,拥有12年复合材料产品结构开发经验。四川衡耀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徐吉兵 衡耀公司生产部经理,复合材料模压袋压成型专家,擅长产品裁纱,预型,成型,机加,粘接全工艺流程,熟悉裁纱,成型机台,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拥有26年复合材料产品生产制成经验。四川衡耀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梁希副总经理 复合材料制品加工专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资格证,熟悉模压袋压,真空灌注全流程工艺,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开发,以及数控加工设备编程及使用,拥有17年复合材料产品开发以及后加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