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建材行业总体平稳运行的大背景下,复合材料行业表现亮眼,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创新能力提升及绿色转型深化,共同推动复合材料行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复合材料行业价格指标呈现积极变化。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在建材分行业中,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成为价格表现向好的六大行业之一。这一价格波动趋势与行业需求回暖、产品附加值提升密切相关。城市更新改造、建材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为复合材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支撑。政策引导下,建筑领域对高性能、绿色环保的复合材料需求显著增加,带动行业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价格形成合理回升态势。业内分析认为,复合材料凭借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在建筑隔热保温、结构强化等场景的应用不断拓展,政策驱动下的市场需求扩容,成为价格稳中有升的重要基础。从经营指标来看,复合材料行业营收增长态势显著。2025年1月份至5月份,矿物纤维和复合材料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增速在建材各细分领域中位居前列,彰显出行业强劲的发展活力。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除传统建筑领域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如风电、光伏)、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占比不断提升,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另一方面,行业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长带动营收规模扩大。多家复合材料企业表示,上半年订单量同比明显增加,产品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为营收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创新是复合材料行业指标改善的核心动力。面对市场需求变化,行业企业主动创新求变,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复合材料应用成果显著。全球每3只风电叶片中就有1只用到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纤产品(玻纤为复合材料重要基材),其高强度、轻量化特性有效提升风电设备运行效率。此外,复合材料在光伏领域的应用也不断突破,如与透光发电玻璃结合,形成兼具发电功能和结构性能的新型建材,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企业通过智能化、精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以矿物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为例,企业引入机械臂、精密加工工序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产品性能稳定性显著提升,满足了下游行业对材料品质的更高要求。绿色转型是复合材料行业指标改善的重要支撑。行业企业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通过创新绿色科技、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生产方式向低碳化、循环化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是行业绿色转型的典范。该基地实施绿色能源计划,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100%,实现“净零”排放;建成47台风电机组,预计全年风力发电量超 6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40万吨,形成了“绿电生产-复合材料制造-新能源应用”的良性循环。这种“零碳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受到下游行业青睐。此外,企业通过回收利用、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复合材料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型,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展望未来,复合材料行业有望延续主要指标改善的态势。城市更新、“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将为行业提供稳定动力。行业企业需继续把握政策机遇,深化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绿色竞争力,推动复合材料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合材料行业已具备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未来需遵循“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原则,加快形成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力争在重点领域绿色转型中取得更大进展,持续巩固行业主要指标改善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