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微信登录

国内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3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评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2%,这一增速达到近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驱动:极端天气条件下制冷用电需求激增、全球工业生产复苏带来的电力消耗增加、交通运输领域电气化进程加速,以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爆发式扩张带来的巨大能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类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和清洁能源的需求都在增长,但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贡献了全球新增电力供应的80%,并首次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达到40%这一里程碑。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在这场能源转型浪潮中,复合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正在发挥关键作用。这类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显著特点,使其成为支撑多种清洁能源技术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在风电领域,复合材料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现代风电叶片主要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制成,而作为主要承力结构的梁帽(spar cap)则越来越多地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叶片的整体刚度,还显著增强了其抗疲劳性能,使现代风机能够适应更恶劣的运行环境并延长使用寿命。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5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7吉瓦(GW),与创纪录的2023年基本持平。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因为风电行业在过去一年中面临着多重挑战:全球利率持续上升增加了融资成本,通货膨胀推高了原材料价格,供应链压力导致关键部件交付延迟,贸易壁垒和关税政策增加了跨国业务难度,以及部分地区政治不确定性带来的投资风险。尽管如此,风电行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充分证明了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继续领跑全球风电市场,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GWEC报告显示,虽然北美、拉丁美洲和欧洲地区的新增装机量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亚太地区仍保持了7%的同比增长,而非洲和中东地区更是实现了惊人的107%增长,其中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力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六席,包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行业巨头。这些中国企业不仅主导着国内市场,还正在积极拓展欧洲等海外市场。其余四家则为欧洲的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Nordex和美国的GE Vernova,显示出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中、欧、美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技术创新是推动风电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东方电气在2024年11月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26兆瓦(MW)海上风机,据测算,在10米/秒的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亿千瓦时,能够满足5.5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需求。明阳智能也在2024年8月完成了其18-20兆瓦海上风机平台MySE18.X-20MW的首台安装,该平台年发电量预计可达8000万千瓦时。更令人瞩目的是,明阳智能已经着手研发22兆瓦的更大容量机型,继续推动海上风电技术的边界。这些超大容量机组的研发离不开复合材料的进步,以明阳智能的MySE292机型为例,其143米长的叶片采用了亨斯迈公司独家供应的碳纤维织物作为增强材料。

欧洲风电企业也在积极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西门子歌美飒在丹麦测试了21兆瓦海上风机原型机,而维斯塔斯的V236-15.0MW机型已经获得超过6吉瓦的全球订单。在陆上风电领域,风机大型化趋势同样明显。中国制造商三一重能推出的SY1310A机型配备了131米长的叶片,采用玻璃纤维预制缝合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梁帽、大型复合材料叶片长距离自动灌注技术等创新工艺,并引入聚氨酯结构件以提高可回收性。欧洲厂商如Nordex、维斯塔斯和Enercon也都在过去几年推出了升级版的陆上风电机组。

风电叶片的梁帽材料正在经历重要革新。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复合材料梁帽因其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刚度强度,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荷兰技术供应商We4Ce为印度苏司兰集团开发的2.5-3兆瓦转子叶片原型采用了一种创新设计:使用干碳纤维布通过环氧树脂灌注成型来制造梁帽,替代了传统的拉挤成型工艺。这种新工艺不仅实现了更均匀的材料分布,降低了开裂和分层的风险,还因为使用干法织物而更具成本优势。2025年1月,该原型叶片成功通过了IEC61400-5:2020标准的最终验证测试,为这种新工艺的商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制造工艺的优化也是行业关注的重点。TPI复合材料公司与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基于物理信息的机器学习算法来优化风电叶片的固化工艺。该项目利用模具中的多区温控系统,通过实时模拟和优化固化过程,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同时缩短生产周期。TPI首席工程师Shaghayegh Rezazadeh博士指出,这种方法"弥合了确定性多物理场模拟与车间实际固化动力学之间的鸿沟"。该项目获得了美国能源部能效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的资助,其成果不仅适用于风电行业,还可为其他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提供参考。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则在探索机器人技术在叶片制造中的应用。虽然机器人已经在叶片喷漆和抛光环节得到应用,但NREL正在测试由Orbital Composites公司提供的机器人系统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包括叶片修整、打磨和研磨等。这些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改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在叶片维护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在快速推进,使得高空作业和损伤修复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提高叶片的耐用性也是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创新的防雷击保护(LSP)技术,他们制造了一个6.5英尺长的玻璃纤维和定制导电碳纤维复合的叶片尖端原型。这种特殊的碳纤维能够将雷电能量均匀分散到整个叶片表面,从而减少局部损伤。ORNL设计的这种纤维不仅成本低廉,可以直接替代传统叶片尖端的玻璃纤维,还能通过常规工艺进行加工,并且完全可回收。目前,该实验室正在推进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在海上风电领域,新型漂浮式风机设计不断涌现。荷兰TouchWind公司与We4Ce合作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单叶片漂浮式风机TW6,其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转子采用倾斜自升式设计。这种设计使其能够承受高达250公里/小时的风速(相当于风电行业标准中的最高风级),同时预计商业版本的发电成本将显著低于传统风机,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TouchWind声称,这种创新设计特别适合深海区域的风电开发,为海上风电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可持续材料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NREL开发了一种名为"PolyEster Covalently Adaptable Network"(PECAN)的生物质衍生树脂,这种材料以糖类为原料,性能与标准树脂相当,但具有更好的可回收性。研究人员通过制造一个9米长的原型叶片验证了其加工性能。在欧洲,名为EOLIAN的跨企业合作项目于2024年6月启动,计划用3.5年时间开发新一代智能可持续风电叶片。该项目将结合可回收的玻璃纤维和玄武岩天然纤维,使用可修复的vitrimer树脂,并集成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目标是延长叶片使用寿命并提高可靠性。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除了传统的水平轴风机,其他形式的风能利用技术也在发展。空中风电系统(AWE)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系留风筝或无人机在高空捕捉更强更稳定的风能。爱尔兰复合材料技术实验室(CTL)正在开展"HAWK"项目,研究解决AWE系统在材料选择、产品安全认证、技术可行性和供应链建设等方面的挑战。虽然这类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为未来风能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随着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陆续达到设计寿命,叶片回收问题日益凸显。目前主要的回收方法包括机械粉碎、热化学处理和化学溶解等。美国Regen Fiber公司在爱荷华州建立的工厂每年可处理3万吨退役叶片,通过粉碎提取有用组分后制成建筑材料。丹麦Isodan公司则开发了集装箱式的移动粉碎设备,可以直接在风电场进行叶片处理。西班牙Acciona能源公司开发的WALUE工艺通过先粉碎后热解的方式,分离出可再利用的纤维和树脂油,这些材料已经被用于制造运动鞋和冲浪板等产品。耶鲁大学学生创立的WindLoop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绿色化学原则"的工艺,据称可以回收90%以上的叶片材料,并保留97%的材料价值。

在欧盟范围内,多个合作研究项目正在推进叶片回收技术。REFRESH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整个回收价值链;DecomBlades项目建立了热解和粉碎的中试设施;ZEBRA项目验证了使用Arkema公司可回收Elium树脂制造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叶片的可行性;ECORES WIND项目致力于开发更易回收的树脂体系;REWIND项目则专注于风电系统退役后的拆解、检测和再利用技术。这些项目显示出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除了技术回收,创意性的直接再利用也成为一种趋势。Re-Wind Network组织在2022年用退役叶片在爱尔兰建造了一座5米长的人行桥。美国Canvus公司将旧叶片改造成长椅、花盆等户外家具,并邀请当地艺术家进行彩绘创作。德国GP Renewables集团则开发了叶片桥梁、户外家具以及建筑用土工砌块等多种产品。瑞典隆德市甚至计划用退役叶片作为停车场的立面装饰材料。这些创新应用为退役叶片找到了新的存在价值。

行业领导者也在积极推动可回收叶片的发展。西门子歌美飒宣布计划到2040年实现叶片100%可回收,并在2021年推出了首款可回收叶片RecyclableBlade。2022年,该公司与台湾上纬公司达成合作,使用后者的EzCiclo可降解环氧树脂。2024年,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计划到2026年实现所有供应树脂的可回收性。2025年1月,上纬与印度Adani新能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为印度首个"完全可回收"风电场提供树脂材料。

《全球能源评估报告》解读:复合材料推动可再生能源革命

挪威Ventum Dynamics公司与英国ExoTechnologies合作开发的VX175屋顶风机是另一个创新案例。这款专为工商业屋顶设计的风机采用了天然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Danu",据称完全可回收。其独特的导流罩设计可以捕捉各个方向的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000-5000千瓦时。西班牙Aitiip技术中心发起的Blade2Circ项目则致力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生物基复合材料叶片,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GWEC预测,按照当前8.8%的年均增长率,到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再增加981吉瓦。然而,GWEC主席Jonathan Cole警告说:"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要实现2030年装机容量翻三倍的关键目标(以满足全球脱碳承诺),风电安装速度需要持续提升,而不是保持稳定或下降。"这一表态凸显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复合材料将继续在可再生能源革命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资料:

1、HANNAH MASON, “Composites end markets: Energy (2025)”,Composites World, May 29 2025, https://www.compositesworld.com/articles/composites-end-markets-energy-(2025)

2、IEC, Global Energy Review” ,March 2025, 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nergy-review-2025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